633519139922294746.jpg

從中六開始看《孩子你慢慢來》,

二十歳的時候看《親愛的安德烈》,

在二十二歳的這一年看畢《目送》。

龍應台老師的文字陪我走過了好多個階段,也在不同的階段不斷地鼓勵和啟發著我。

 

當初說要用這個部落格分享看過的書和電影,

結果因為自己懶,看了的書都沒有好好的把感想整理好再寫文章。

趁著這最後的暑假,想要把堆積如山的書債還一還,

最先還的就是這本已經超過一年的《目送》。

 

老師的文章是經歷了父母的老去才衍生出來,

那種感染力強烈得不能忽視,因為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真真實實。

還沒經歷過陪父母走人生最後一段路的,這本書可以讓人預習那份無力和沉痛;

經歷過的,就能清楚且真切地了解到文字所表達出的無奈與傷心。

 

父母、夫妻、子女、兄弟、姐妹;

以血緣為基礎的關係總是那麼近又那麼遠。

我們分享了彼此人生中很大部份的時間,我們了解彼此的習慣,知道對方最驕傲和最丟臉的事。

但有時我們會對彼此感到陌生,心事秘密會選擇跟朋友而不是家人說。

可是,我們心底明白他們永遠都在,家人就是一種最難切割的關係。

龍應台老師的文字將一些心知肚明的感受硬是用文字挖掘出來,

逼我要去面對,要去思考。

父親的逝、母親的老,生活的變數總會冷不防地給我放一根冷箭。

沒有任何說教的意味,老師把她的經歷、她的感受毫無保留地與讀者分享。

她也會後悔、也會懷念。

是不是要等忙碌把我掩蓋了才去醒覺我失去了多少與我愛的家人能共享的時光。

是不是要等到他們再沒有能力去決定去思考才醒覺我要擔起照顧他們的責任。

是不是要等他們不在身邊了才醒覺我跟他們的回憶並不如我想像中的豐富。

 

我害怕遺忘,我很害怕有那麼一天我會忘了那曾經是我最依靠的人的樣貌。

老師將和父母兄弟朋友兒子的回憶化成一字一句,

而我呢?

腦容量縱然還有90%沒用到,我還是會免不了地遺漏了某些片段。

那麼,就用更多更多的努力,創造更多更多的回憶。

深刻到,多到,我怎麼也忘不掉吧。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 《目送》

 

「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公尺,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闔,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 - 《共老》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甚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處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 - 《跌倒 寄K》

 

「她曾經是個多麼耽溺於美的女人啊。六十五歳的時候,突然去紋了眉和眼線,七十歳的時候,還問我她該不該去隆鼻。多少次,她和我一起站在梳妝鏡前,她說:『女兒,你要化妝。女人,就是要漂亮。』現在,她的手臂佈滿了黑斑。」 - 《胭脂》

 

「是的,我們都知道了: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 - 《回家》

 

「所以跨年的狂歡、聚集、倒數,恐怕也是一種時間的集體儀式吧?都市裏的人,燈火太亮,已經不再習慣看星星的移動和潮汐的漲落,他們只能抓住一個日期,在那一個晚上,用美酒、音樂和煙火,藉著人群的吆喝彼此壯膽,在那看不見的門沿量尺上,刻下一刀。」 - 《時間》

 

「那麼她呢?不只一個西門町,對她,是不是整個世界都已經被陌生人佔領,是不是一種江山變色,一種被迫流亡,一種完全無法抵抗的放逐,一種秘密進行的、決絕的眾叛親離?」- 《女人》

 

「每一個謙虛的詞,其實都是最誇張的炫耀。」 - 《同學會》

 

「他老了,所以背佝僂了,理所當然。牙不能咬了,理所當然。腳不能走了,理所當然。突然之間不說話了,理所當然。你們從他身邊走過,陪他吃一頓飯,扶著他坐下,跟他說『再見』的每一次當下,曾經認真地注視過他嗎?」

 

真的,謝謝老師的文字將難以溢於言表的心情寫出來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目送 人生三書 龍應台
    全站熱搜

    Zoe L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